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Information Disclosure
—2014年2月19日在德保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德保县人民政府县长 牙韩高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扶贫开发优先、交通发展优先、产业发展优先、城镇化优先,全面推进生态工业县、特色农业县、旅游文化县、山水宜居县、平安和谐县“五大发展战略”,全县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2013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7亿元,增长9.6%;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亿元;
——财政收入实现8.58亿元,增长10%;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72.8亿元,增长12.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8.6亿元,增长1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64亿元,增长14.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3799元,增长9.5%;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988元,增长13%。
一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经济转型升级稳中提质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9:61.7:21.4调整为16.3:62.8:20.9。全年计划推进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223个,计划总投资449.68亿元,新开工项目90个,续建项目64个,竣工投产重大项目36个。全年招商引资实施项目69个(含续建),总投资89.69亿元,新签投资合作项目49个,县外到位资金40亿元,区外境内到位资金25.09亿元,全口径实际利用外资25万美元。赤泥选铁、金属镓提取、铁精矿降硫、选矿废水贵金属提取等系列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效益初显;赤泥综合利用生产生态建筑板材及金属钒提取、赤泥干堆等新项目加快推进。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同比下降4.5%。新增非公企业198户,私营企业177户,个体工商户963户。
(二)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扎实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593万元,实施一批水、电、路项目,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推进扶贫产业开发,重点抓好烤烟、甘蔗、脐橙、油茶和蛋鸡养殖等“五大扶贫产业”工程,产业开发扶贫项目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共扶持2.6万人。争取到自治区“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专项资金250万元,累计扶持1700户贫困户发展蛋鸡养殖。全县4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顺利实施,完成广东帮扶都安乡多益示范村年度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出台《德保县定点帮扶工作考评办法》,在全区率先对定点帮扶工作实施量化考评。预计全年实现脱贫21768人,减贫率13.6%;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402元,增长26.3%。
(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围绕“通、畅、联”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内联外通”的交通路网格局,预计全县公路水运交通建设完成投资10.4亿元,完成年度责任投资目标的103.5%。田德铁路试运营,百靖高速公路(德保段)、德保至天等二级路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完成通建制村水泥路项目22项115.35公里,修通20户以上自然屯道路214条511公里。积极开展“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全县纳入养护的农村公路里程951.77公里,养护覆盖率100%。
(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全力实施“生态工业县”战略,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75.2亿元,同比增长11.9%。预计全年铝、锰、铜、酒、石材等五大工业产业实现产值65.6亿元。更新改造投资完成37.97亿元,增长46.54%,投资总量排名全市第一。投入2950万元完善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比增长34.09%。积极推进广西泰吉铝业高性能铝材一体化项目核准报批工作。铝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东懋公司赤泥选铁项目由两条生产线扩建至四条;德保镓业公司金属镓提取项目产能由年产20吨提高到40吨;同禾公司年产20万吨工业石灰项目正式投产。“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取得新突破,全年新增亿元以上企业1家、规模以上企业4家,全面完成市下达任务;成立全市第一家微型企业协会;发放微型企业补助金450万元,扶持150户微型企业。县金蛤蚧酒厂的“芳山”牌商标被认定为“广西著名商标”和“广西老字号”品牌。
(五)三农工作取得新突破
围绕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快实施“特色农业县”战略,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5.17亿元,增长4 .5%。粮食总产量10.34万吨,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重点打好烤烟、甘蔗、水果、蔬菜、田七种植和林下养殖“六大会战”,农业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烤烟种植面积3万亩,实现销售收入5210万元,上等烟比例、收购均价、总产值、税收均创历史新高。甘蔗种植总面积8.51万亩,实现农业总产值1.19亿元。新种脐橙2万亩,全县水果种植面积累计达12万亩,实现产值 8600万元。全年蔬菜种植面积13.5万亩,实现产值3.3亿元。积极推进“田七回家”工程,种植田七3000亩。累计出栏肉鸡1606.6万羽,实现产值4.02亿元。多旁水库建设加快推进,顺利完成那马、念烈和多美等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完成106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73万人;投入900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改造中低产田8300亩,惠及9535人。
(六)旅游文化加快发展
依托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深入实施“旅游文化县”战略,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00.12万人次,增长2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32亿元,增长26%。积极实施旅游业赶超跨越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旅游文化精品“五个一”工程。成功举办2013年红枫文化旅游观赏月各项活动。红叶森林公园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中国最具网络人气十佳秋色观赏地”。百粤山庄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被命名为广西三星级农家乐;红山国际大酒店被评定为四星级旅游饭店。马骨胡齐奏《心灵畅想》荣获第二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汇演一等奖、《喜看我的呀哈嗨》代表广西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展演,获优秀组织奖;壮族末伦节目《祈福谣》获全区首届乡土文化展演金奖。德保矮马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十大魅力农产品。德保矮马少年马术队应邀参加北京市、海南省有关文体活动,德保矮马品牌效应逐步形成。男子篮球队参加“拔群杯”篮球赛和全国红色老区城市篮球邀请赛,均获得第二名。
(七)城镇建设稳步推进
全力实施“山水宜居县”战略,启动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完成县城区市政设施、供水、照明等7个专项规划和12个乡(镇)、40个村庄总体规划编制。全年城建项目投资约4.8亿元,“四横八纵”的主骨架路网基本形成。东蒙农贸市场、芳山文体公园(二期)顺利竣工;云山大道延长线实现通车;南城·时代广场、芳山安居工程、东森小区等房地产发展迅速。城区面积突破6.4平方公里,人口超5.8万人,城镇化率达28%,绿化覆盖率34.2%,创建“广西园林城市”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结合“美丽德保·清洁乡村”活动,深入开展“十星文明庭院”评比,强化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整治“脏、乱、差、堵”现象。
(八)生态建设持续增强
筹措资金3586.4万元扎实开展“美丽德保·清洁乡村”活动,建成垃圾焚烧设施65座、垃圾池746个,购买垃圾运输车辆69辆、垃圾箱(桶)1.1万个。实施7处村屯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示范项目,建成9个村屯饮用水水源保护示范工程。指导全县村屯制定村规民约,清洁乡村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并形成良好风气。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0.81%,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目标基本完成。建设沼气池518座;完成植树造林1.8万亩、石漠化治理6357亩,森林覆盖率53.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1.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九)平安建设成效明显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平安和谐县”战略,畅通信访渠道,回应社会诉求,不断巩固社会管理创新成果。深入开展“百村千屯万民共创平安和谐县”活动,抓好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和信访稳控工作,稳步推进“六五”普法,全面深化人民调解工作,加强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有效管理,全县刑事、治安案件与历年同期相比下降,全年没有发生一起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没有发生越级非正常上访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荣获“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县”荣誉称号。
(十)民生保障坚实有力
全面完成自治区、市、县三级59件为民办实事工程。加快推进基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全年新农合参合率99.31%,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新农保参保率98.6%,发放率100%;城居保险参保率92.89%,发放率100%,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将城乡低保对象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205.7元和84元,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6724.96万元。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投入7162万元用于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发放农村寄宿制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生活补助、农村营养改善计划等各类补助经费4233.68万元;全县高考本科上线率60.06%,一本上线率排在全市13所县重点高中第四位,创历史新高。扎实推进人口计生各项工作,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率达94.7%,计生创“国优”通过评估验收并进行公示。县中医院、人民医院综合楼竣工投入使用。在12个乡镇成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投入资金1625万元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公路建设、安全饮水、巷道硬化等项目177个。
妇女儿童工作取得新成绩,我县被评为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自治区级示范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那甲乡荣获自治区级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科技、金融、保险、税务、工商、质监、审计、物价、法制、统计等部门服务经济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监察、人防、编制、宗教、县志、档案、接待、保密、外事侨务、移民、国土、矿产、粮食、地震、银监、邮政、通讯、气象、世行、烟草、石油、供销、机关事务、市场开发管理等工作取得新进展,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关心下一代、工商联等群团组织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三公经费预算较2012年下降7.7%。坚持依法行政,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答复率达lOO%,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扎实推进。行政审批“三减”和“三集中”工作深入开展,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更加透明,审计监督力度加大,政府绩效管理进一步规范,党风廉政责任制全面落实。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下,我们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经济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我县调结构、促改革、强后劲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依法监督、民主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干部,向驻地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关心和支持德保建设和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经济运行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一铝独大、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重大项目储备不足,项目支撑能力减弱;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农村基础依然比较薄弱,扶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依然艰巨;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四风”问题还需深入整治。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不断改进,决不辜负全县各族人民的期望!
二、201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及自治区经济暨城镇化工作会议、百色市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促转型升级、促民生改善,加快实施德保的“五大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努力为实现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全县经济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63亿元,增长11%;
——固定资产投资76亿元,增长10%;
——财政收入9.27亿元,增长8%;
——全部工业总产值86.5亿元,增长1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8亿元,增长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亿元,增长1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02元,增长8%;
——农民人均纯收入5636元,增长13%。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抓住中央实施精准扶贫重大机遇,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推进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方式和监管。继续做好贫困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完善进出机制和到户扶持机制,实行分类扶持。完善扶贫互助机制,推进互助资金试点和参与式扶贫。完善扶贫考核评价机制,继续实施《德保县定点帮扶工作考评办法》,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实行差异化考评,努力实现精准扶贫。
加大政策争取和落实力度。做好扶贫项目储备,加快推进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德保片区项目,争取更多的兴边富民大会战项目落地,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实行专项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制度,保证扶贫投入真正用于贫困人口,切实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努力促进贫困村脱贫致富。
全力实施“整村推进”工作。加大资金整合力度,计划筹措5707.9万元对第二批24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作,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能力提升、社会保障等方面加以扶持。全面推进扶贫屯级道路、桥梁、饮水工程等项目建设,新建通村水泥路100公里以上、屯级道路60公里以上、安全饮水工程70处以上,不断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结合“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重点实施蛋鸡养殖、水果和油茶种植等产业化扶贫项目。推广农作物套种技术,提高土地效益。鼓励支持贫困村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挖掘乡镇产业潜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以土地和资源为股份,引进龙头企业,整合各类资金,开发一批特色高效生态农产品,培育一批新的扶贫产业,打造一批产业扶贫和能人带动示范点。
加大智力扶贫力度。继续实施好国家“雨露计划”和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加大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和转移力度,继续开设焊工、汽修等实用技能培训课程,扶贫培训农民1.2万人次以上,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创业能力。
扩宽社会帮扶领域。对接好上级有关单位实施定点扶贫,全力争取慈善机构、私营企业、爱心人士开展社会帮扶。积极开展“村企共建”活动,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脱贫项目,推进各挂点村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实施领导包村、单位包屯、干部包户的“三包”定点扶贫模式。
(二)加快交通路网建设
着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努力发挥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
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全力做好田东至德保至靖西铁路、华银铝专线铁路运营协调服务工作,确保运输畅通。继续抓好百靖高速公路(德保段)建设,确保年内建成通车;加快建设城东、城南进城大道;完善县县通二级公路网,续建德保至天等二级公路(德保段);力争燕峒至靖西同德公路(德保段)、巴头至东凌公路新开工;抓好县乡联网二级公路那布至吉星岩至兴旺等干线公路建设;逐步完善主要景区路网。
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将交通建设重点转移到以“村村通”工程为主的农村公路建设上来,在落实开工、抓好在建、加快进度、注重质量、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优质农村公路。计划筹措资金1.6亿元实施县乡联网公路、百村公路通畅及桥梁建设等工程,完善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农村三级路,建设通建制村四级路21条128公里,努力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交通出行环境。
加强乡村公路管护。认真执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注重路况考核、养护责任落实,强化养护队伍业务培训和日常养护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公路养护工作正常开展,全面提升乡村公路路况质量和服务功能。加强路面保洁、边沟清理等日常性养护,及时修复损毁路面,巩固并扩大“养护示范路”和“养护示范乡镇”创建成果。
(三)加快推进“再造一个工业德保”
坚持“以铝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一个超百亿元、四个超十亿元”的工业产业园区,加快实施“生态工业县”战略。
全力推进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做好华银铝生产运营的协调服务工作,保障企业正常满负荷生产;积极推进广西泰吉铝业高性能铝材一体化项目;加大东懋公司赤泥选铁、德保镓业公司金属镓提取项目改扩建工程,加快珠海方源公司金属钒提取等项目的引进服务工作。合理配置铝土矿资源,壮大非冶金铝产业规模,力争全年铝及配套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4亿元以上。
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改造。启动以锰产业、石材产业开发为重点的产业发展专题规划研究,完善产业发展导向。全力推进锰产业升级改造,重点抓好浩元铭低品位锰矿综合开发利用示范项目,促进锰行业结构优化。发展石材产业,抓好中盟世纪、宝鑫矿业等企业项目扩改、技改,努力把石材产业打造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推进铜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德保铜矿开发高性能、高精度铜产品,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加快推进金蛤蚧酒厂异地技改、壮宝酒厂扩建、雄高酒厂迁建等酒产业项目建设,确保顺利竣工投产。推进涉农产业发展,切实抓好华宏糖厂、云开公司等企业的扶持、服务工作,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加快推进银丰工贸公司工业酒精、医药酒精开发及废液综合利用生产有机肥等项目建设。通过产业升级改造,逐步提高我县低能耗、低污染工业比重,促进工业结构优化。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争在铝基和锰基新产品、资源综合利用、重晶石非金属矿新材料及风电开发等领域有新突破。推动浩元铭公司涉及新兴产业的锰系列产品开发。以壮宝酒厂研制的保健酒新产品为重点,不断扩大养生保健酒生产规模。加快推进华润新能源公司风力发电等项目。
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实施足荣工业集中区排水和路网改造工程,推进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排污管网、垃圾转运站等项目,解决企业生产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不正常、不安全问题,努力提高集中区工业投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力争全年工业园区产值超80亿元。
加强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抓好新增亿元企业培育,争取完成银丰工贸公司、新振锰业、强强实业公司年度主营业务超亿元以上。深入实施“企业上规模”工程,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着力培育五一矿业、金蛤蚧酒厂、天固公司等有潜质的企业进入规上企业行列,力争年度有3家以上新增规上企业申报入库。完善招商政策和鼓励措施,引进强优中小型企业,延伸产业链,力争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
(四)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坚持抓好“三农”工作,深入实施“特色农业县”战略,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实施“粮食安全”工程。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履行耕地保护责任,严格执行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通过保面积,提单产,确保粮食总产量在10万吨以上。
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发展烤烟、甘蔗、水果、蔬菜、田七种植和林下养殖等六大促农增收特色产业。稳定发展烤烟、甘蔗传统产业,确保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亩,产量8万担以上;甘蔗种植面积11万亩,产量38.5万吨以上。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确保水果种植面积13万亩,产量2万吨以上;狠抓菜篮子基地建设,突出抓好秋冬菜种植工作,努力实现蔬菜种植面积14万亩,产量3万吨以上。加快推进田七产业,力争种植田七3000亩,总面积达6000亩。依托玉宝养殖有限公司、华润五丰养殖公司,以“公司+农户”模式,大力发展林下养鸡产业,抓好活禽市场和屠宰厂等配套项目,力争年内肉鸡出栏2000万羽、鸡蛋产量1500吨以上。大力发展中草药、八角、山楂、油茶、桑蚕、黑猪、肉鸽等种养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品牌效应。以百色至北京果蔬绿色专列开通为契机,采取直供直采、农超对接、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模式,加大农产品营销力度,树立“德保脐橙”等农业区域品牌形象。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家滇桂黔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加快建设生态家园、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治理、退耕还林、扶贫工程等农业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林下养鸡产业集中区规划建设,力争新增万羽规模养殖户250 户。抓好中小河流治理、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争取列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范围。加快推进多旁水库建设和多孟、加丈、荣纳等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自治区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县建设项目,完善项目区那甲乡6个村屯1.05万亩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实施中央财政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完善足荣镇吞荣支渠渠系,实施念色村千亩脐橙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五)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
充分挖掘我县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服务业的巨大潜能,深入实施“旅游文化县”战略,加快繁荣发展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入实施旅游业赶超跨越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景区基础设施、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德保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积极推进红叶森林公园景区创建国家级森林公园、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筹办好2014年红枫文化旅游观赏活动。开展旅游招商,积极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点,着力推进自驾游基地项目、旅游名镇名村、旅游商品特色街区等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广西优秀旅游县”创建工作,力争年内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2亿元。
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产业。继续做好壮族马骨胡艺术、南路壮剧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工作,做好麦秆花篮、鲤鱼舞、舞象等民俗项目申报市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工作。筹办大型歌舞壮剧《马骨胡之梦》。做好县图书馆、公共体育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开播人民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壮语新闻》栏目,提高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率。继续开展“千团万场”、“三下乡”等文化演出活动。大力培植乡土文艺骨干,开展文艺志愿者惠民服务活动。承办2014年广西“拔群杯”篮球赛总决赛、举办德保第六届村级篮球联赛。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大城镇农贸市场改造和农村商业网点建设,抓好南郊农贸市场、敬德农贸市场等项目,完善城乡商品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德保客运综合物流中心建设。培育大中型流通和贸易企业,鼓励大超市发展连锁经营,开展农超对接,支持鲜活农产品进超市。大力发展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积极培育家政、休闲养生、农家乐等消费热点。
(六)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以城市规划为龙头,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全力打造“山水宜居县”。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高标准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对峒奇片区、行政办公区、上甲加油站附近等重点区域建设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重点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形成以县城总体规划为统领、乡(镇)规划为补充,以产业布局规划为支撑、基础设施规划为纽带、公共服务规划为配套的覆盖城乡的统筹规划体系。
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继续加快构建“四横八纵”的城区路网体系,突出抓好腾蛟桥及其南端、天保中路改造和鉴河南路、鉴河西路等市政道路建设;积极做好南环路、中兴路等城区交通主干线前期工作;抓好主要县道公路改造,打通一批断头路,提高公路技术等级。继续抓好青少年马骨胡艺术培训中心、银发创业大厦建设,加快推进县公安局危旧房改造、芳山安居工程、南城·时代广场、东森小区、鑫源花都等项目建设步伐。完善和提升城市绿化生态和休闲旅游功能,全面推进云山大道延长线、友谊林至公路局路段、咘莱河沿岸景观带美化绿化亮化设施建设。
加强城乡管理力度。狠抓市容市貌规范化、常态化管理,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拆违治乱大整治、交通秩序大整治“三大整治”活动,加大城乡环境卫生、县城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力度,对城乡结合部、二级公路沿线等重要区域的非法买卖土地、违法违章搭建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启动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打响创建“广西卫生县城”攻坚战,重点抓好街道保洁、摊点管理、河道清理、垃圾收集清运和除“四害”等各项工作。强化“五小行业”、农贸市场、宾馆饭店等窗口行业监督,加快实现“三城”创建目标。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有序放开城镇落户限制,重点解决稳定就业的举家外出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以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为重点,努力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加快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吸纳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吸引更多农民“下山进城入镇”。
(七)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立足发展实际,坚持以改革完善机制,切实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在优化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中央、自治区、市的统一部署,推进新一轮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接收好上级政府下放的审批事项。推进行政审批相对集中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实行“一个窗口”对外阳光操作。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和药品安全的统一监管。健全完善县、乡、村监管网络框架,推进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建设。积极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注册资本、名称核准、年检验照、营业执照、信用监管、服务便利化等方面逐步推进改革。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鼓励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引导土地“小块并大块”,向规模经营、优势产业集中。深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保障机制。继续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加快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建立健全林权流转和森林资产评估制度。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建设一批实力强、有信誉、增收快的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户入社率。健全覆盖县、乡的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和推进农村基层保险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效率和质量。
深化社会事业改革。推进教育投入机制、教育管理、办学机制、职业教育、扶持政策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规范教育布局调整,避免农村教学点撤并“一刀切”的做法。建立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制度。继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逐步在县级公立医院实施“一取消两同步”政策;积极推动县中医院争创“二级甲等中医院”。加快推动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建设项目实施,逐步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整合现有经办机构,实现“五险合一”、“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卡功能,推进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联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税制改革作出的全面部署,抢抓中央批准广西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良好机遇,平稳推进“营改增”以及消费税、资源税等税收制度调整和改革,规范财税优惠政策,扩大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依法强化财政收入组织工作,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增加对扶贫攻坚、产业调整、民生工程、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投入。优化提升政银企合作平台、政府投融资平台、农村信用担保等投融资体系,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特色金融机构,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权力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进一步清除市场准入障碍,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大力发展新兴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好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办事难等瓶颈制约。实施非公有制强优企业培育计划,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一批具有潜力的非公企业。坚持扩量与提质并重,鼓励支持非公经济调整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引进外地企业,扶持发展本土企业,积极推进全民创业。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投入重大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事业、民生改善等领域。
(八)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充分发挥生态优势,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入实施“美丽德保•清洁乡村”活动。继续在各乡(镇)及建制村开展垃圾焚烧炉(池)试点建设工作。抓好农村生态建设,重点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深化“三清洁”,推动村屯生活污水、垃圾和养殖污染治理,推进城乡绿化,全力建设“生态农村”。逐步推广“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试点工作。探索“美丽德保·清洁乡村”活动长效管理机制,继续指导各村屯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清洁生产行为,促进乡风文明。
狠抓节能减排工作。抓好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及企业清洁生产,扎实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力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狠抓企业日常节能督查管理,加强工业能耗控制,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做好建筑节能及公共机构节电、节水、公务车节油工作,大力推广节能产品,确保完成年度节能任务。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和监测。坚持对新建项目提前介入,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把好环评审批关和项目选址关,从源头控制好污染源。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清查大整治行动。加强生产企业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监管以及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继续开展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全面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大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深入实施“绿满德保”造林绿化工程。大力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
偿、退耕还林、矿山复垦、农村生态能源等生态工程。抓好矿山生态环境安全管理。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00座;实施造林绿化2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4%。
(九)强化平安和谐建设
坚持加快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两手抓,深入实施“平安和谐县”战略,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深入开展“百村千屯万民共创平安和谐县”活动,扎实推进“无吸毒、无邪教、无违法”平安家庭、“零案件村屯”和“平安和谐边关”等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和机制。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和行政复议体制,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融合,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机制。继续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和应急处置救援体系,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监管。坚持严打方针、打防结合,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和谐德保建设。
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及专项整治工作,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尽最大努力减少一般安全事故,严防较大安全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
(十)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
加快教育振兴发展。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建设和农村增设附属幼儿园项目建设,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均衡配置,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加快发展特色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职校招生工作力度,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对未升学应届初中毕业生,开展由学校直推免费升中职教育工作。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提升办学水平,力争将特殊学校创建成为自治区级示范特殊学校。
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就业与收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退伍军人、零就业家庭人员、城镇低保人员、被征地农民就业。落实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的扶持措施,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农民工创业。实施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扩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力争城镇新增就业2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统筹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非公经济组织、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做好社会保险的转移和接续以及各项养老保险的衔接工作。巩固和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续保率。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活动。继续做好孤儿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等工作。加大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经济扶助力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力争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50套以上,建成700套以上。
持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推进疾控中心迁建、乡镇卫生院业务综合楼等项目建设。抓好以村卫生室村医配备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继续推进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母婴健康“一免两补”幸福工程和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保持物价稳定。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完善价格预警机制。构建市场价格监管长效机制。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切实增加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增加商品储备,建立健全调控和应急保供预案。
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继续筹措资金,实施社保惠民、健康惠民、教育惠民、强基惠民、安居惠民、土地整治惠民、生态惠民、农补惠民、文化惠民、交通惠民等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
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支持部队和国防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继续强化国土资源管理,加强金融、保险、税务、工商、法制、质监、统计、人防、武装、消防、工会、科协、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心下一代、残疾人、编制、民族、宗教、县志、档案、接待、保密、外事侨务、地震、银监、邮政、通讯、气象、矿产、世行、石油、供销、农机、机关事务、市场开发管理等各项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抢抓百色市加快推进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前期工作的机遇,根据德保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等,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规划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我们必须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加强与粤港澳方面洽谈,深化在产业园区建设、产业扶贫、项目招商、劳务输出、经贸、教育、科技、人才培养等领域交流合作。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纠正“四风”,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依法行政,更加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的作用,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完善重大决策程序机制,依法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深化民主评议活动。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规范办公用房、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管理,切实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按照促进改革创新、始终勤政为民、践行法治原则、严守清正廉洁的要求抓好队伍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全面建设依法、务实、高效、为民、清廉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号角,德保经济社会建设站上了新的战略起点。面对发展新形势,面对人民新期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一心,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和说明
1.“五大发展战略”(P1、P9):2011年8月,中共德保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生态工业县、特色农业县、旅游文化县、山水宜居县、平安和谐县”的五大发展战略。
2.“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P3、P10):2010年,自治区扶贫办根据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要求,决定以“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为抓手,推进全区产业化扶贫发展,做大做强做优扶贫示范产业,促进贫困地区农业组织化和农业产业化,带动贫困农民稳定增收。即在全区范围内建设十片以上特色优质高效、连片在1000亩以上的种植示范基地或特色高效的养殖示范基地,每片示范基地辐射覆盖贫困农户1000户以上,到“十二五”期末,力争户人均收入比2010年增加一倍以上;扶持培植100家以上年销售额在一亿元以上、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扶贫龙头企业,到“十二五”期末,辐射带动的贫困村农户数增加一倍以上,力争农户增收一倍以上;通过示范基地和扶贫龙头企业带动1000个以上贫困村成为产业化扶贫示范村,到“十二五”期末,力争示范村贫困农户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增加一倍以上。
3.“整村推进”(P3、P10):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下而上制定整村推进规划,分期分批实施。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以县为平台,统筹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源,集中投入,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建设公益设施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加强整村推进后续管理,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巩固提高扶贫开发成果。贫困村相对集中的地方,可实行整乡推进、连片开发。
4.“抓大壮小扶微工程”(P4):2012年2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们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的意见》。“抓大”是实施“千亿元工业企业工程”和“十亿元工业企业工程”,重点推进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建设。“壮小”是在全区实施“亿元工业企业工程”和“万家小型企业上规模工程”,积极推动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盘活存量、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企业规模。“扶微”是在全区实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程”,加大对微型企业的扶持培育力度,推进全民创业。
5.“田七回家”工程(P4):2010年,广西发展10万亩田七种植项目启动仪式在靖西县举行,正式启动“田七回家”工程。在总结靖西经验基础上,2013年7月,百色市政府提出,以发展壮大田七产业为突破口,打造百色农业升级版,促进农民增收提速。
6.旅游文化精品“五个一”工程 (P5):县委、县人民政府于2013年10月实施旅游文化精品“五个一”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出版一本画册、编排一台戏、制作一首歌曲、完善一批景点、培养一支队伍。
7.“四横八纵”(P5、P16):指我县要建成的城区主道路格局,四横:环城北路、象山路-东安大街-云山大道、德盛路、环城南路;八纵:天保路、中兴路、南隆街、吉星路、腾蛟路、响水路-鉴河南路、福龙路、环城西路。
8.“美丽德保•清洁乡村”活动(P6、P5、P20):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2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德保县从2013年5月也相应启动“美丽德保•清洁乡村”活动。“美丽德保·清洁乡村”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要任务。力争达到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四个目标,既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进一步提升乡村规划建设、生态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努力使我县乡村环境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
9.“百村千屯万民共创平安和谐县”活动(P6、P21):德保县从2012年10月份起,深入开展“农村法制普及教育”、“专项法制教育”、“校园法制普及教育”和“党政机关法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创建活动。
10.“六五”普法(P6、P21):1986年,党中央宣布全国普法开始,每五年为一个制定周期。2011-2015年是我国普法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
11.创“国优”(P7):创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12.“一事一议”(P7):是指在农村税费改革这项系统工程中,取消了乡统筹和改革村提留后,原由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采取“一事一议”的筹集办法。
13.中央“八项规定”(P8、P24):(1)改进调查研究: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不迎送不宴请。(2)精简会议活动: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3)精简文件简报:文件、简报无实质内容一律不发。(4)规范出访活动:严控随行人员,不安排留学生等迎送。(5)改进警卫工作:减少交通管制,一般不得封路清场。(6)改进新闻报道:进一步压缩会议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7)严格文稿发表:除统一安排外,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8)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待遇规定。
14. 国务院“约法三章”(P8、P24):新一届政府成立之初,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提出本届政府任期内,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15.行政审批“三减”和“三集中”工作(P8):“三减”指“减程序、减时效、减费用”。“三集中”指审批项目、人员、权力的相对集中,实行统一管理。
16.“四风”问题(P8、P24):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7.“雨露计划”(P11):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雨露计划”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特色,以提高素质、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宗旨,以中职(中技)学历职业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政策业务培训为手段,以促成转移就业、自主创业为途径,帮助贫困地区青壮年农民解决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最终达到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最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18.“村企共建”(P11):指在地域相邻、双方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让经济实力强、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与经济薄弱村结对共建,逐步实现村企合一、以企带村或以村带企的共建模式。
19.“千团万场”(P16): 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主要领导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指示精神,推进全区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由广西文化厅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千团万场”群众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全区千名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文化服务活动,指导、鼓励、扶持全区业余群众文化团体开展万场自编自导自演自练自赛自比等文体娱乐活动,不断活跃广场文化、农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节庆文化,激发群众参与文化、自办文化的热情,使广大群众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找到乐趣、找到依托、找到自我,逐步实现群众思想状况、精神风貌良好,文化修养、科学素养、道德水准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20.“三下乡”(P16):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下乡包括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科技下乡包括科技人员下乡,科技信息下乡,开展科普活动;卫生下乡包括医务人员下乡,扶持乡村卫生组织,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发展。
21.“万村千乡市场工程”(P16):由商务部2005年2月开始启动,工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安排财政资金,以补助或贴息的方式,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等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孕育出25万家连锁经营的农家店,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使标准化农家店覆盖全国50%的行政村和70%的乡镇,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23.“五小行业”(P17):食品经营及加工单位(含小食品店、卤食店、职工食堂、糕点、冷饮等)、小理发美容店、小旅店(旅社、招待所)、小浴室(含洗浴、沐足)、小歌舞厅(含歌厅、舞厅、影剧院及娱乐场所等)。
24.“三城”(P17):指“广西卫生县城”、“广西园林城市”、“广西优秀旅游县”。
25.土地“小块并大块”(P18):近年来,广西龙州县实施“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破解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两难”课题,推进保发展、保红线“双保”惠民工程,形成“龙州模式”。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土资源部等给予高度肯定,并将该模式列为全国土地改革试点,优先在西南八省区喀斯特地区进行推广。
26.“一取消两同步”(P19):即取消药品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同步将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纳入医保报销。
27.“五险合一”(P19):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实行统一登记、统一基数、统一征缴和统一稽核。
28.“一站式”服务(P19):把需要审批的事项集中到一个大厅、一个窗口。简化操作流程,一人受理,内部运作,方便办事人,提高效率。
29.“三清洁”(P20): 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
30.“村收镇运县处理”(P20):各村收集的垃圾通过乡镇建立的转运站,最终集中到县里新建的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处理。
31.环保“三同时”制度(P20):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这一规定在我国环境立法中通称为“三同时”制度。
32.母婴健康“一免两补”(P23):开展免费婚检工作,做好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补助工作。
Copyright DEBAO.GOV.CN 2010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识别码4510240001
主办单位:德保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德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桂ICP备10005636号 百公网安备4526010051
地址:广西德保县莲城大街26号 邮政编码:533700 电话:0776-382210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站浏览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