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Information Disclosure
—2016年1月14日在德保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德保县人民政府县长 石永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二〇一五年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发展成就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县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受市场、价格、融资等多种因素影响,铝、锰、铜、铁合金价格全面下跌,全县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风险隐患进一步增多。可以说,这是德保县进入“十二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的压力和问题最集中、最广泛、最复杂和最持续的一年。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工作思路,着力巩固“稳”的基础、保持“增”的势头、强化“好”的导向、坚定“进”的信心,各方面工作出现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具体可以概括为“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向好”。
第一,最直观的变化是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全县上下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敢做善成,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9%;
——财政收入完成10.01亿元,增长15.33%;
——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88亿元,增长17%;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8.18亿元,增长13.7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36.3亿元,增长9.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1亿元,增长1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28352元,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完成6505元,增长15%;
——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860.85万美元,增长6%;
——万元GDP能耗降幅3.54%;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900吨,氨氮排放总量225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9650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3920吨;
——人口自然增长率4.39‰;
——城镇登记失业率2.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3%。
第二,最难得的变化是全县上下稳中有为。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不利影响,全县上下沉着应对,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抓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化解经济增长后劲不足问题。我们成立了“五个一”办公室,落实专职人员、经费和办公场所,统筹推进全县项目工作。出台《德保县“五个一”项目推进工作方案》,分解细化年度目标任务及责任,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服务;制定《德保县项目策划和引进工作考核办法》,分解落实项目引进任务。全面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全年获得项目用地指标1816亩,核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169公顷。年内,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1个(华银铝业公司陇怀排泥库),列入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25个,列入县层面统筹推进项目175个。全年共有69个项目开工,35个项目竣工。新签约项目29个,总投资42.6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32亿元,增长31.8%。建立PPP模式项目库,推出2个PPP项目。
二是抓工业协调服务,努力化解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问题。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千方百计解决供电价格高、企业融资难、行政审批繁等问题,努力促使减停产企业复产稳产。3次协调降低锰行业电价,将行业电价由5月份以前的0.54元/千瓦时下调至0.42元/千瓦时;注资百色福地金融投资公司、百色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累计为企业担保融资1.52亿元,协调辖区内金融机构为各类企业发放贷款11.29亿元,新贝侬酒厂在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挂牌,德柳锰业公司获得1900万元P2P融资;全力做好企业环评、用地等报批工作,在全市率先成立矿投公司,华银氧化铝项目通过国家环保部验收。狠抓工业项目不放松。年内有6个项目试产或基本竣工,13个项目开工,5个项目具备开工条件。积极培育工业经济新增长点。碳酸钙、铝精深加工、尾矿回收综合利用、新能源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建设,3家公司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投入3500万元完善工业集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引进8家企业入园发展,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成为百色市碳酸钙产业发展示范园区。
三是抓农业上规提质,努力化解经济增长基础不牢问题。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促进优势产业“规模化”,形成“两个超1亿、两个超4000万”的农业产业规模。全年林下养鸡出栏502万羽,产值1.51亿元;水果投产4.84万亩,预计产值1.19亿元;甘蔗种植5.4万亩,预计产值8505万元;烤烟种植2.32万亩,产值4174.05万元;中草药种植8617.7亩。打造农业品牌成效明显。“德保脐橙”顺利通过国家质监总局形式审查,“德保矮马”成功列为自治区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标准化”。投资2.46亿元,实施扶平水库、中小河流治理、抗旱应急水源、小型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项目;投资1亿元,建设通建制村水泥路,年内180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投资2638万元,落实“一事一议”建设项目219个;安排资金 1621万元,开展“美丽德保·生态乡村”活动;投资840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四是抓三产联动发展,努力化解经济增长结构失衡问题。积极发展旅游业。编制《德保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立项建设北回归线国家公园,启动那雷壮族杆栏民居修复工作;完成吉星岩景区、红叶森林公园景区国家AAAA级复核整改;成功举办2015年红枫文化旅游观赏月系列活动和第四届全国矮马发展大会;全年旅游接待人数150.62万人次,增长20.8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6亿元,增长24.06%。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出台《德保县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意见》;规划布局全县加油站点和汽车、家居等专业市场;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出台《德保县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加大本土电商企业培育力度;淘宝百色馆“德保电商运营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成功搭建德保脐橙、保健酒等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五是抓精准扶贫脱贫,努力破解农民增收难题。按时完成年度扶贫目标:年内减少贫困人口17598人,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627元。扎实开展精准扶贫:成立扶贫攻坚战指挥部,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县级层面安排一名扶贫工作专职副县长,各乡(镇)安排一名扶贫工作专职副乡(镇)长,各村均安排一名扶贫专干(信息员);安排经费980.48万元开展精准识别工作;国家民委、区直挂点单位及县内企业投入资金997.42万元,为帮扶村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狠抓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投入1727.71万元,完成跨年度及年度屯级道路52条91.23公里建设任务;投入486.94万元,实施跨年度及年度产业开发项目,种植软枝油茶9310亩、大果山楂1207亩、桑树900亩,安排财政专项资金371万元实施以奖代补项目,扶持贫困农户1060户;发放雨露计划扶贫资金345.4万元,帮扶贫困学生1009人;安排400万元作为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资金。
第三,最可喜的变化是发展趋势稳中向好。
经过全县共同努力,德保经济运行呈现出不少积极的趋向性变化。
一是质量效益有新提升。财政运行质量提高。2015年,我县财政收入完成10.01亿元,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37.78%,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如剔除2015年元月自治区下放县人民政府管理的交警、工商、质监三家单位的非税以及专项收入等因素,非税收入占比实际为34.99%,同比下降2.9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量增质优。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增长13.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39亿元,比上年提高216.8%。生态效益明显提升。全县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同比下降14.41%、19.35%、27.07%、23.12%;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2.7%。农村金融改革取得新突破,实现“五个率先”;今年挂牌成立的3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业务量达到9801笔,交易金额1826万元。
二是产业结构有新变化。首先,工业主体地位更加明显,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初步呈现出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趋势。特别是在铝产业链延伸上,开工建设恒嘉贸易公司年产10万吨铝精深加工和5万吨铝合金锭加工项目,铝产业由氧化铝逐步向铝合金锭、汽车轮毂等附加值较高的深加工方向发展。全县氧化铝产量231万吨,产值突破50亿元;上下游8家配套企业实现产值7.63亿元,增长25%,其中德保镓业公司产能提升3倍,产值增长253%;涉锰行业实现工业产值21.53亿元,增长37.7%;德保铜矿实现工业产值4.58亿元,增长38.6%。其次,特色农业规模化、品牌化、信息化态势明显,农业发展方式不断转变,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烤烟、甘蔗、脐橙、山楂、桑蚕、茶叶、林下养鸡等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鉴河流域“德保脐橙”经济带、山区乡(镇)大果山楂基地、林下养殖产区逐步成型。百乐德现代农业产业及生态旅游开发示范园区完成征地2100亩,种植柑桔类水果1700亩。年内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认定农业龙头企业4家。“德保脐橙”开启“触网销售模式”,金湾湾电子商务平台正式运营。此外,第三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兴起,经济发展有新增长点。2015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分别增长3%、9.9%和10%,三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亮点。碳酸钙产业项目涵盖粉体加工、人造大理石、食品药品级等产品,产业链初步成型。机械制造、碳酸钙、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兴产业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城关风电场、农业光伏项目完成相关前期工作,近期将开工建设。
三是城镇建设有新面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已完成大纲规划,完成271个村屯总体规划和7个市政公共设施专项规划;城区范围土地征收储备工作有新突破,全年完成城区土地储备1036亩。投入资金1.79亿元,完成天保南路东一街、云山大道二期、腾蛟桥、鉴河南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城东、城南进城大道加快推进,启动中兴路项目建设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马骨胡艺术培训中心等一批市政项目基本竣工;投入资金1129万元,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开工建设马隘镇、燕峒乡、那甲乡垃圾转运站;房地产市场下滑趋势得到遏制,红山·中央公园、鑫源花都等7个房地产项目正常推进。东凌乡获批建制镇,全县建制镇达到6个。县教育局、卫生局、党校被评为“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足荣镇那亮村古浬等4个屯被授予“2015年广西绿色村屯”荣誉称号。
四是人民生活有新改善。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8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15年,全县民生支出19.06亿元,同比增支3.27亿元,增长20.69%,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85.75%。调整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及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人均月增资800元;落实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并行、乡镇工作补贴制度;提高村(社区)干部工资待遇和村办公经费,村干待遇人均月增资100—450元不等,村办公经费从每年1万元提高到1.5—2.5万元不等;提高遗属抚养对象、城市低保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生活补助标准;为八十岁以上老人发放补贴。年内共发放救济救助资金8389.59万元、城乡低保金7314.96万元、优抚和五保供养金2004.8万元。发放农资综合直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政策性惠农资金499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3.01%,新农合参合率98.88%。5000户农村危房改造全部竣工。新建3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面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11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在全市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自治区级督导评估验收。
五是平安建设有新成果。年内全县共发生刑事案件1062起,同比下降11.13%;侵财类案件834起,同比下降9.45%,其中“两抢一盗”案件629起,同比下降19.97%;受理治安案件1359起,处理违法人员1024人。全年共调处矛盾纠纷1231件,调解成功1217件;办结国家、自治区、市信访局交办信访事项48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狠抓专项检查和整治,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德保县看守所连续31年无安全事故,获自治区公安厅通报表扬。县综治办被授予“广西见义勇为工作先进单位”。城关镇南隆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隆桑镇坡吉村荣获“2015年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六是政府效能有新提升。改革商事制度全面落实,行政审批改革各项工作不断深化,建立重大项目绿色审批和联合并审制度,办事流程进一步优化。认真做好自治区、市下放行政许可项目承接工作,依法公布县本级行政许可项目467项,完成“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等6项改革工作任务,完成不动产登记机构设置和职责整合。成立县招投标和项目签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项目招投标和签证管理规范性文件,建立起统一、公正、规范、透明、廉洁的项目实施和管理工作机制。县政务服务中心全年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40652件,已全部办结;承诺件平均办结时间0.4个工作日,满意率99.91 %。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申请637件,办结626件;非行政许可事项申请6666件,办结6662件;便民服务事项申请1297件,办结1296件;公共服务事项申请476件、其他事项申请176件,均已全部办结。县地税局办税服务厅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
一年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加强,保险、税务、物价、法制、统计等部门服务经济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监察、人防、宗教、县志、接待、保密、外事侨务、移民、矿产、粮食、安监、地震、银监、邮政、通讯、气象、烟草、石油、供销、机关事务、市场开发管理等工作取得新进展,老龄、妇儿工委等事业取得新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关心下一代、工商联等群团组织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县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城关镇云梯村被授予“自治区示范性儿童家园”荣誉称号。县统计局获评“广西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各位代表,回首极不平凡的“十二五”,我们经历了次贷危机、特大旱灾、节能减排等严峻考验,也收获了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成功喜悦。这五年,全县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是2010年的1.65倍;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是2010年的1.39倍;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2010年的1.41、1.45、2、1.53和1.93倍。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十二五”预期目标。这五年,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以铝为主、多业并举”的工业发展格局逐步成型,县工业集中区获评“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烤烟、甘蔗、水果、蔬菜、田七种植和林下养殖六大产业齐头并进;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吉星岩景区、红叶森林公园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鉴河水利风景区入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52.8%。这五年,全县基础设施发生根本性变化。田德铁路(德保段)、德靖铁路(德保段)、百靖高速公路(德保段)建成通车,结束了德保县不通铁路、高速路的历史;“四横八纵”的城市路网基本形成;城乡居民用水、用电等问题有效解决;先后获评“广西卫生县城”、“广西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这五年,全县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民生支出73.43亿元,占总支出82.31%,其中教育支出20.62亿元,农林水支出12.47亿元,社会保障支出11.3亿元,医疗卫生支出9.13亿元,文化体育支出1.5亿元。全县185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实现村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有篮球场、村村有卫生室目标。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
各位代表,发展历程令人难忘,发展成就令人欣慰,发展势头令人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县上下同心协力,顽强拼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无私支援我县建设的帮扶单位、社会各界、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工业结构性改革难度大,氧化铝、铁合金等传统产业增长动力减弱,新的增长点不多,创新能力不足;二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土地、能源、资金等要素供需矛盾突出,城乡发展不均衡,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三是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补齐民生短板和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四是政府自身建设力度还不够,有的部门工作效能不够高,少数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懒政怠政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思路
各位代表,德保的发展已迈进“十三五”时期。未来五年,是我县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和沿边开发开放,大力实施脱贫、工业化、“三产”提升、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思路是:统筹城乡发展,奋力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基本形成产业结构合理、有特色、可持续的县域经济体,到2020年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推进“五大攻坚战”:
——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八个一批”和“十大行动”,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突出问题。到2019年,全县现行标准下的7.0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0年,8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工业化攻坚战。深入开展“工业二次创业”,以技术改造、两化融合、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德保工业升级版。到2020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3亿元以上。
——“三产”提升攻坚战。实施第三产业提升发展工程,促进三产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重点发展旅游业,主动融入靖西旅游商圈,提升品牌品质。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新产品新业态。力争“十三五”期末,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
——城镇化攻坚战。有机融入百色“四地一带一枢纽”及自治区桂西“三核四带七组团”的空间开发格局。转变城建观念,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完善城镇市政设施,实施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重点工程。大力推进农村道路硬化、供水排水、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物流配送等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加快构建功能配套、智能高效、安全便利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重点围绕产业、城建、交通、水利、电力、民生、信息等领域,实施一批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支撑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推动全县重大基础设施成网、成型、成体系,进一步增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出台后,县政府将根据《规划建议》指导精神,制定《德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县人大审定。
三、2016年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2016年全县经济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
——财政收入增长7%;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 %。
外贸进出口总额、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化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指标按要求完成。提出上述目标任务,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从德保的县情出发,应当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经过这几年的加速发展,德保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县情依然没有改变。新常态下,速度换档是从高速档换到中高速档,不是换到空档,更不能放任惯性下滑,只要是有质量、有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增长速度,能快就不要慢。因此,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德保这样“历史欠账多”的地方,应该排除万难,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
二是德保优势产业迎来利好机遇,可以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去年出台的《广西铝产业二次创业中长期方案》明确将德保煤电铝一体化、再生铝和高强度铝材加工3个项目列入规划建设项目表。百色区域电网的建成,铝工业电价将从0.6元降至0.3元左右。投资30多亿元的低品位锰矿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推进步伐加快。此外,随着我县矿权设置方案的获批,县内17家碳酸钙企业的产能将得到充分释放。在工业强劲带动下,我县经济仍然可以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三是德保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体系涉及25个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按照比自己“翻一番”的目标,后五年,我县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要达到10%、9%和12%以上。如按照2020年全国当年平均水平测算,后五年我县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要比全国、全区、全市更高。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德保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我们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必须保持较快发展速度。
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崇尚创新,在结构性改革中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避免走动力衰退、低水平循环的“平庸之路”。
1.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一是做好“短转长”文章。积极推进“5+1”产业结构调整。“5”即着力提升铝、锰、铜、酒、石材五大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着力拓展铝产业。抓住自治区开展铝产业二次创业的机遇,着力补齐铝产业链条“短板”,重点引进煤电铝一体化、再生铝和高强度铝材加工项目,加快推进恒嘉公司铝精深加工项目建设步伐,推动铝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整合提升锰产业。加快锰矿资源整合工作,确保县内涉锰加工企业满负荷生产,重点推进浩元铭低品位锰矿综合利用项目,争取年内完成矿山报批和项目前期工作。稳步发展铜产业。积极推进铜矿探矿工作,稳定铜矿生产,争取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开工建设。品牌化发展酒产业。强化生产经营和生产销售监管,推动企业上规入统;积极往下游、高端产品探索,力争在保健养生、生物制药产业有新突破。大力发展石材产业。着力做好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确保矿投公司正常运营,努力做好“三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开采、统一供矿;推进食品药品级、粉体加工等企业尽快投产,形成产能;争取天然大理石板材加工、人造大理石等项目尽快开工,努力形成循环生态产业链。“1”即培育一项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融入百色生态铝区域电网建设,加快推进城关风电场、农业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
二是做好“散转聚”文章。着力打造“一区多园”。做好园区项目用地保障和规划,打造足荣综合工业园、马隘铝工业园、铜矿工业园、非金属材料产业园、五里湾硅锰合金产业园、赤泥综合利用产业园、农业光伏科技园,逐步形成“一区七园”的产业发展格局,园区开发面积力争超过10平方公里以上。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引导企业入园,形成集聚效应;坚持集约、节约发展原则,改变单个企业单独供地的模式,把发展方向相近的产业和企业集中到一起,统一服务与管理,努力形成“园中园”的产业格局。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重点培育鑫石矿投、达人工贸、金蛤蚧酒厂、宝鑫矿业、盛科重钙等5家公司成长为规上企业;整合小水电和木材加工企业,落实主体上规入统。
三是做好“旧转新”文章。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结合国家、自治区技改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向,鼓励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加大自动化和节能技术改造。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以产学研为纽带的成果转化体系。鼓励华银铝业公司成立“广西铝土矿及赤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扩大规模发展优势种养业。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9.5万亩,产量稳定在10.5万吨以上。实施“三个一万”工程,新种脐橙1万亩、大果山楂1万亩、桑树1万亩。全力推进“鉴河流域优质水果长廊”、“大果山楂”特色片区建设,把燕峒乡2000亩茂谷柑种植园打造成为全县首个大型农产品出口基地。振兴德保“甜蜜事业”,确保建成3400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做好2015/2016年榨季砍运协调和甘蔗新植工作,力争糖料蔗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继续推行政策性烟叶种植保险,力争种植烤烟2.7万亩,收购烟叶6万担。着力推进蔬菜标准园建设,力争全县种植蔬菜13万亩以上。继续发展田七、山豆根、鸦胆子等中药材产业。壮大德保黑猪养殖、林下养鸡等产业,推进肉鸭、牛、羊产业规模化发展,积极开发流水养鱼和休闲渔业,力争全年渔牧业总产值达8.9亿元以上,增长10%。
二是更新观念转变农业经营模式。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摸清农业农村家底。完成5个试点乡(镇)2.72万户22.58万亩耕地面积的确权颁证,为农村土地流转奠定基础。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依托种养基地、经营专业大户组建合作社,将同类产品经营分散、规模细小的农户,按照市场化要求、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组织起来,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年内争取新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以上。加快农业品牌创建。启动“德保大米”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德保脐橙”、“德保矮马”地理标志产品引领作用,推动特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争取国家层面授牌我县“中国矮马故乡”。抓好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创建2000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片,打造千亩坡改梯“德保脐橙”种植市级示范区,推进德保黑猪养殖产业园、八角低产改造示范园、都安乡柑橘标准化种植园和东凌镇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等4个县级农业核心示范园区建设。
三是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以贫困面最广的东凌和巴头两个乡(镇)为试点,启动交通扶贫项目建设;确保那布至吉星岩至兴旺、峒干至那甲等公路项目竣工,全力推进德保燕峒至靖西同德公路(德保段)建设工作,力争德保绕城线、通乡(镇)道路提级改造、农村道路生命防护工程等一批项目开工。水利基础设施方面,投入1.08亿元,完成第六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改善农田灌溉面积6万亩;投入1.01亿元,完成扶平水库工程主体建设,解决项目区6150人饮水困难和2600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投入6866万元,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5处;投入1900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80处,解决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电网建设方面,投资1.8亿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让老百姓真正用上稳定的电、安全的电、放心的电!
3.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完成《旅游业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狠抓管理模式升级。推进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改革。狠抓特色景区提质。对红叶森林公园、吉星岩、曼贝侬小西湖、巴头多勾等景区进行升级改造。狠抓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桂西南旅游集散中心、那雷壮族杆栏民居72家房客等项目建设,做好北回归线国家公园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建设城市湿地公园,落实百粤坡自行车、越野摩托车、越野车赛事活动永久性场地建设。狠抓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与工业、农业、城镇建设、电子商务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围绕矮马、红枫等特有资源以及保健酒、猪血肠、三角麦等土特产品,开发一批德保特色旅游商品;加快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步伐。狠抓旅游新业态培育。加快德保矮马产业化进程,建立标准型、迷你型、运动型等德保矮马产业园,分型喂养德保矮马,增加马产品种类,拓展利用途径;引入龙头企业,努力打造综合型马产业,形成包括休闲骑乘、马上竞技等一系列项目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
二是加快推进电子商务提速发展。主动融入百色电商平台。利用阿里巴巴百色产业带、淘宝特色中国百色馆、京东商城一号店微商百色馆等市级电商平台,降低我县电商上线门槛。大力培育电商企业。抓好本土电商企业培育工作;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加快县、乡(镇)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促进产业与产品、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积极打造电商产品。大力生产脐橙、蛤蚧酒、红茶、麦秆花篮等名特优产品,鼓励企业开发适合电商交易的产品,努力开展网络营销。完善电商物流配送网络。着力引进和培育信息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电商企业开展物流服务外包,提高物流运送能力,实现电商物流配送网络全覆盖。加快普及光纤宽带网络。打通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年内确保县城及乡(镇)所在地100%、行政村90%覆盖光纤网络,让更多人用上互联网!
三是多元化发展金融服务业。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优化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定期召开政银企座谈会,强化信息沟通和对接,解决项目融资和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信贷投资。充分利用县政府搭建的各类融资平台,为企业进行担保贷款。支持辖区内银行和各类保险公司延伸服务网络。积极探索并实施P2P金融模式,加快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建设。加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力度,确保金融秩序稳定。
(二)注重协调,在补齐“短板”中实现整体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强调“全面”,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避免走顾此失彼的“失衡之路”。
1.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打响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以项目建设带动区域、乡(镇)和乡村协调发展。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按照“五个一”工作机制,加强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和督查协调,年内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要达到3个以上,市层面统筹推进项目要达到25个以上,县层面要达到175个以上,全年项目开工率力争达到90%,完成年度投资24亿元以上。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投资。年内力争工业投资完成22亿元,交通投资完成1.5亿元,城建投资完成5亿元,农林水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亿元。创新项目建设投入机制。加大力度推广PPP模式,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和潜能,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规范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和签证管理制度,公开、公正、规范、透明做好项目建设管理,坚决杜绝暗箱操作、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等违法违规行为。
2.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切实增强县城带动功能。加强城市设计,加快推进县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开展县城区土地征收储备。按照“四横八纵”城区道路框架,完成南环路一期、行政办公区二期等公路路网建设,开工建设中兴路。完善市政配套设施,重点抓好城区污水管网、路灯节能改造、山体亮化、火车站站前广场、腾飞广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建筑垃圾填埋场项目,着力解决“建筑垃圾围城”问题。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鼓励企业和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努力化解各种“城市病”。统筹发展中心城镇。把中心乡(镇)作为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全面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强化产业支撑,完善服务和居住功能,推动要素集聚,打造宜居宜业乡(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一批已进城就业的农村人口落户城镇,推动一批扶贫移民、城中村居民转户,推动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向城镇转移。实施农村垃圾治理攻坚行动,完成乡(镇)垃圾片区处理中心等设施建设。
3.坚持两个文明并重。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促进,努力实现“文化小康”。推进全民体育健身工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图书馆新馆、档案馆新馆、工人文化宫、老年活动中心等35个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规划建设文化馆,实现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做好德保马骨胡艺术、南路壮剧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工作。深入开展“千团万场”、“三下乡”、“百场山歌”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筹办好2016年德保红枫文化旅游观赏月、壮族民间民俗风情歌舞《鉴水河情歌》、第五届南路壮剧汇演、第八届村级篮球联赛等一批文体活动。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网络思想文化建设,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引导网民传播社会正能量。继续开展“清源、净网、秋风、固边、护苗”等专项行动,经常化、制度化开展“扫黄打非”工作,使文化市场在净化中得到繁荣。
(三)倡导绿色,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实现永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保证“可持续”,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避免走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透支之路”。
1.推进绿色德保建设。认真实施生态工程。巩固现有的7.4万亩退耕还林和108.83万亩生态公益林成果。开展“绿满德保”活动,年度植树造林0.8万亩以上。继续实施石漠化片区综合治理项目,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深入开展生态乡村“百村争绿、百路通达、百河整治”三个一百活动,其中“百村争绿”行动要完成30个生态示范村屯和900个一般面上村屯造林绿化任务,新增绿化面积5.2万平方米。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林地、湿地、矿山和水资源保护制度,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公益林地和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积极倡导生态理念。深入开展绿色单位、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酒店、绿色医院、绿色企业、绿色矿山创建活动,引导公众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尾矿和赤泥综合利用、碳酸钙粉体二次加工、人造大理石等产业,加快推进东懋公司400万吨赤泥选铁技改、中南矿冶公司10万吨废泥选矿、广西大学10万吨赤泥综合利用项目中试、浩元铭公司低品位锰矿和德保铜矿尾矿废矿综合利用等项目,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引导企业更新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提高生产环节各种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水平。加快再生资源利用、再制造产业发展。着力抓好废铝、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和再制造产业化,重点推进恒嘉贸易公司废铝加工项目,促进再生资源利用、再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
3.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抓好工业企业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在线监控,严禁企业超标排放。今后,凡是规模小、实力弱、污染严重的企业,一律不允许进入工业园区,对涉及重要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重点景区的资源类开发项目,要审慎决策。完善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加强日常维护,切实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加强农业源减排和淘汰黄标车工作。深入开展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和全民节能行动。完善环境预警应急机制,全面排查各类环境污染隐患,推进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
(四)厚植开放,在内联外通中拓宽发展空间。
坚持开放发展,就是深度融入区域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避免走画地为牢、自我设限的“封闭之路”。
1.主动融入沿边开发开放。抓住广西基本建成国际通道、战略支点、重要门户的机遇,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合作。努力争取沿边经济“一区多园”模式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一区”即德保—靖西—那坡沿边开放开发经济合作区,重点在农产品、矿产品加工贸易及跨境旅游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多园”是指在合作区内因地制宜布局不同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占地10平方公里的德保县进出口加工产业园区。努力拓展外贸市场,积极推进达人工贸、恒嘉贸易、红泉公司、银丰工贸等企业开展外贸进出口业务。
2.深入推进区域合作共赢。加强与周边城市联动发展,推动产业优势互补、要素互通。紧紧围绕中央电力体制改革,牢牢把握云南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在实施的“云电送桂、桂铝入滇”发展战略,抓住文山州、百色市签署的共建“跨省区经济合作开发区”有利时机,协调落实德保至富宁第三、第四回110kV线路建设,不断提高供电保障水平,降低工业用电价格,破解铝、锰等重点产业链延伸瓶颈问题。
3.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坚持招大引强,努力引进项目,确保今年区外到位资金14.5亿元以上,全口径利用外资200万美元以上。紧盯江、浙、沪、闽等重点地区,瞄准国企、名企等“标杆”企业,重点围绕铝、酒、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及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重点跟踪对接进出口加工产业园、尾矿综合利用等意向性项目,促进在谈项目留得住、落得下、能发展。全力做好落户项目服务工作,力争早日投产,早见成效。
(五)推进共享,在保持社会公平正义中实现稳定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就是着力增进人民福祉,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避免走贫富分化、社会不稳的“风险之路”。
1.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力争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53万人,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5.3%以下,20个贫困村脱贫“摘帽”。精准实施强基扶贫。加大投入,重点完善贫困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统筹推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着力解决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等“五难”问题。精准实施产业扶贫。整合农业、扶贫等部门资金2296.54万元,重点发展脐橙、桑蚕、大果山楂等产业,力争全县80个贫困村均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精准实施移民扶贫。开工建设老乡家园—德保城南移民安置小区,年内完成8220人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其中在城南移民安置小区安置移民6723人,在城关、东凌、燕峒等乡(镇)就近安置移民1497人。开展“企业帮扶脱贫”活动。鼓励和引导爱心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开展“村企共建”、“结对帮扶”,通过产业带村、资金扶持、招工帮户等形式,帮助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
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教育事业发展“八大工程”,力争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7%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88.5%以上。加快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民族中学分校、汉龙小学改扩建、第三幼儿园等项目建设;积极筹建县城第四小学、第二高中;推进职业学校改扩建。创建自治区级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和壮汉双语示范基地。深入实施集团化办园试点工作,创建一批市级、县级一类园和民办优秀幼儿园。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确保顺利通过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
3.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中医院、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规划迁建妇幼保健院,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推动医疗卫生县乡一体化。规范城乡门诊医疗补助、大病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充分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落实全面“二孩”政策,调整计生服务工作重点。积极做好妇女儿童发展工作,加快推进24个儿童家园建设,深入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0—2020年)》,确保顺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验收。更加注重食品药品安全,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和城乡居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推动各类单位和人员参保,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
5.深化平安和谐建设。深入开展“百村千屯万民共创平安和谐县”和“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大防控”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实施“天网工程”,推进信息化、网格化服务。继续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创建一批“无吸毒、无邪教、无违法”平安家庭和“零案件村屯”。严格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继续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6.协调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多措并举筹集资金为民办实事。继续加强科技、金融、税务、工商、质监、统计、人防、武装、消防、工会、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关心下一代、国土、编制、民族、宗教、县志、档案、接待、保密、侨务、对台、粮食、地震、银监、邮政、通信、烟草、石油、供销、机关事务、市场开发管理等各项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创新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
(一)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履行政府职能。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与政协协商,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及其常委会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高度重视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积极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发挥作用。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二)坚持高效施政,着力提高行政效能。全面公开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让权力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推行政府决策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按照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要求,苦练内功,依法履行职责、敢于承担责任,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真正做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三)坚持廉洁从政,持续加强作风建设。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切实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财政资金监管,确保县本级“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始终坚持“零容忍”,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坚决不留情面,严肃问责到底。
各位代表,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过去一年,我们攻坚克难,经受了考验、赢得了挑战。新的一年,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全力以赴,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为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五个一” (P2、P18):指一个项目对应一名县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个牵头责任单位、一个工作方案(含一套目标进度表)、一套督查考评机制。
2.P2P模式(P3、P18):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借款者可自行发布借款信息,包括金额、利息、还款方式和时间,实现自助式借款;借出者根据借款人发布的信息,自行决定借出金额,实现自助式借贷。
3.PPP模式(P3、P18): 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4.“三严三实” (P3、P25):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5.“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P4):由商务部2005年2月份开始启动,工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安排财政资金,以补助或贴息的方式,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等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孕育出25万家连锁经营的农家店,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使标准化农家店覆盖全国50%的行政村和70%的乡(镇),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6.“五个率先” (P5):率先完成全县的农户信用信息档案采集;率先创建百色市首个(批)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工作站;率先兑现广西首个ATM机具政府补贴政策;率先出台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率先建立广西首个(批)中学系列诚信宣传教育基地。
7.“触网销售模式” (P6):利用互联网营销平台调整企业的推广运营模式。
8.“四横八纵”(P9 、P19):指我县要建成的城区主道路格局。“四横”:环城北路、象山路—东安大街—云山大道、德盛路、环城南路;“八纵”:天保路、中兴路、南隆街、吉星路、腾蛟路、响水路-鉴河南路、福龙路、环城西路。
9.“四个全面” (P1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0.“五位一体” (P10):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11.“一带一路” (P10):“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2.“珠江—西江经济带” (P10):包括广东省的广州、佛山、肇庆、云浮4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7市等规划范围。
13.“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P10):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20日发布《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明确了未来10年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发展规划。
14.“四地一带一枢纽” (P11):百色市依托丰富的铝土矿、水能、煤炭等资源,打造中国生态铝工业基地;依托右江河谷无台风无霜冻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打造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绿色旅游资源,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依托日益完善的区位和交通条件,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地;按照自治区“四群四带”城镇化发展战略,打造右江河谷特色城镇带;发挥连接中国与东盟大通道的区位优势,打造西南出海通边重要交通枢纽。
15.“三核四带七组团” (P11):“三核”包括河池、百色、崇左3个中心城市;“四带”是指黔桂走廊(河池)、右江河谷和南崇经济带、沿边经济带,是推进桂西资源富集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主战场;“七组团”指按照功能区定位和地域特征、资源特色、产业基础,重点布局建设铝产业、锰产业、有色金属产业、糖业、桑蚕茧丝绸产业、红色旅游产业、养生长寿健康产业七大功能组团。
16.“海绵城市”(P11):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7.“智慧城市”(P11):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18.“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P17):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通过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配送服务中心和农村服务点,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为农村居民提供网络代购和农产品销售等服务,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19.“清源、净网、秋风、固边、护苗”专项行动(P19):“清源”行动主要是针对出版物进口渠道的专项检查,规范机构和个人接收赠送出版物行为,建立完善网络出版监测查堵机制,加强网络书店监管,重点加大出版物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督检查力度;“净网”行动主要是以网络文学、网络游戏、视听节目网站等为重点,加强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专项监测;“秋风”行动则是针对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和侵权盗版出版物的专项整治;“固边”行动则强调的是边境地区非法出版物流入的问题,主要任务是:防范境外不良文化、宗教渗透;“护苗”行动开展以少年儿童为主要用户的重点网站、重点应用和重点环节的集中治理,重点打击制售有害、非法少儿出版物、信息违法活动。
20.教育事业发展“八大工程” (P2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工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工程、学前教育发展工程、特殊教育提升发展工程、教师队伍强质增量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教育扶贫富民工程。
21.全面“二孩”政策(P23):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22.“天网工程”(P23):指为满足城市治安防控和城市管理需要,通过在交通要道、治安卡口、公共聚集场所、宾馆、学校、医院以及治安复杂场所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利用网络把一定区域内所有视频监控点图像传播到监控中心,对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交通违章、城管违章等图像信息分类,为强化城市综合管理、预防打击犯罪和突发性治安灾害事故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23.国务院“约法三章”(P25):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
Copyright DEBAO.GOV.CN 2010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识别码4510240001
主办单位:德保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德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桂ICP备10005636号 百公网安备4526010051
地址:广西德保县莲城大街26号 邮政编码:533700 电话:0776-3822102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站浏览量统计: